清明节是我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古关于清明的诗句也流传颇多,今天节目我们分享唐代文学家杜牧的古诗《清明》的英文版。英文版我们分享的许渊冲的译作。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英文译作 许渊冲

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mid apricot flowers.
New Words

mourn [mɔːrn] v. 哀悼; (因失去…而)哀忧伤
wineshop ['wainʃɔp] n. 酒店;酒馆
cowherd [ˈkaʊhɜːd] n. 养牛员;牛饲养员;牛倌
cot [kɑːt] n. <古>(小而简单的)村舍,小屋
amid [əˈmɪd] prep. 在……过程中,在……中;四周是,被……所环绕
apricot [ˈeɪprɪkɒt] n. 杏;杏黄色;杏树


清明时节
关于《清明》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